主計處最新經濟成長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由原先預測的3.28%大幅下修至1.56%,下調幅度高達1.72個百分點,是6年來最差的表現。根據主計處說法,外部需求不振是主要因素。但細究GDP組成結構,發現另有一個值得留意的警訊,就是陸客來台觀光人數,連續15季正成長後,今年第2季首次出現大逆轉,反向減少2.92%,使得整體來台旅客人次僅僅增加1.55%,同時也間接導致服務輸出增幅出現明顯回落,進而影響經濟表現。
陸客來台觀光人數出現負成長的可能因素眾多,有些人歸咎大陸近來經濟成長下滑,民眾財富效果縮水,因此減少出國旅遊行程,來台陸客跟著減少。但這樣的說法有些問題,因為對比香港情況,可以發現同期間赴港旅遊的陸客人數並未減少。根據香港旅遊發展局統計,今年上半年訪港陸客人次高達2285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4.7%,即使僅計算第2季表現,也有1.4%的成長。顯然地,陸客來台觀光人數逆轉問題可能不是因為大陸經濟惡化,而是在於台灣本身。
近年來,台灣民粹意識高漲,逢中必反、仇中、去中國化意識抬頭,任何政策只要牽涉兩岸,就會被無限上綱至親共、賣台行為。從去年太陽花學運到今年反課綱微調,都是鮮明的例證。對大陸表現出來的極不友善態度,自然而然也就引起大陸民眾的反感。陸客來台觀光人數出現大逆轉,逢中必反的民粹意識絕對難辭其咎。
自2008年7月開放陸客來台觀光,迄今已經屆滿7周年。陸客不僅為台灣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帶來龐大的消費及就業效果。根據觀光局統計,陸客來台人數從最早的每日平均300人次,到2014年底止,平均每日已突破1萬人次。這7年來,來台人次逐年成長,2008年僅有32.9萬人次,2014年已高達398.7萬人次,成長幅度超過10倍。而在經濟效益方面,單純計算團進團出的陸客創匯效益,粗估已為台灣帶來4745億元新台幣的觀光外匯收入,占GDP比重將近3個百分點。若再加計自由行部分,陸客為台灣帶來的外匯收益勢必更加驚人。
此外,為因應陸客來台觀光人數的大幅成長,台灣觀光旅遊相關產業也大舉投入資金,興建與改建新旅館。依據觀光局數據,自2008年下半年至2014年底,台灣總共新增766家新建旅館,投資金額為1691億元,若加計更新改建設備部分,則投資總金額將高達2000億元;預估到明年底,還有246家旅館將會陸續開業,投資金額高達15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