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人才的成功密碼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 924


《你必須知道的一件事》


 


為何有二%的人那麼傑出,才更顯得其他八%的人有多麼的平凡無奇?「發現我的天才」作者在他的新書中觀察這群優秀的少數,發現一些共同特徵:重點不在他們做了什麼,而是是否知道什麼不該做,並且真的不去做。



從奧蘭多(Orlando)到洛杉磯的長途飛機上,才過了半小時,我就覺得有人在看著我。那是一個坐在走道另一端的女人,她的眼神彷彿說著:「我正在看著你,快放下你手邊的工作。」我其實不是個喜歡在飛機上聊天的人,在結束演講之後更是如此。所以我聳起肩膀再把頭縮進去,就好像一隻烏龜,一隻專心打著電腦的烏龜。

她說:「我是二%的人。」

幸好飛機的引擎聲很吵,讓我可以假裝沒聽到她的話而不會良心不安。但不幸的,她又重複了一遍。

「我是二%的人。」

我或許不想跟她講話,但無論如何我不想變成一個失禮的人。於是我抬起頭來回應她一下。

「什麼?」 「我是二%的人。」 「記得吧,你剛剛說根據蓋洛普的調查顯示,只有二%的人自認為他們有機會可以在每天扮演的角色上發揮自己的長處,而其他的人卻總是覺得他們所擔任的是錯誤的角色。還有,你剛剛還說,這世界上有這麼多的人沒有在工作上發揮天分,這是非常可恥,也是非常浪費的一件事。」

她又接著說:「我只是想讓你知道,我們這群人是真的存在。我已經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了二十年,而且我非常喜歡我的工作。我每天起床就有了可以好好表現自我的機會。我是你說的二%。我就是那二%的人。」

於是我把電腦關機,調整一下座位,面向她。我問:「你到底是做什麼的?」

「保持成功的人看起來像什麼?」

優秀少數的特質 堅持不懈、向上提升 正因為有二%的人那麼傑出,才更顯得其他八%的人有多麼的平凡。事實上,觀察這群優秀的少數,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共同特徵。

首先他們可以在工作上發揮長處,堅持不懈,而且善於與別人溝通。用世俗的眼光來看的話,他們也會賺取大筆的財富,然而他們的成功不僅僅是金錢可以衡量的,他們所達到的成就,往往出類拔萃,而且持續不斷。

奇怪的是,他們並不會因為努力不懈而顯得疲憊不堪。換言之,當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他們自己也向上提升。他們變得更有創造力,更有活力。

以上所說的特質,可能會使相形弱勢的大多數人有些驚訝,因為我們對人生中的目標或是心中懷抱的夢想,往往不夠堅持。在事業初起步的時候,我們可能不知道該如何持續努力,才能將自己的小小成就再向前進步。等到年歲稍長,終於發現了應該追尋的圓滿,又不懂得將自身的成就停留在最高峰的位置。

我不知道你曾遇見過多少位「二%」的人。我只遇過三位,將他們一一介紹如下,我的問題是:「這些人究竟比我們多知道了些什麼,才使他們比其他大多數人成功,是我們忽略了什麼重要的細節嗎?還是這些二%的人掌握了什麼我們不知道的秘密?」

童心+熱情 造就好萊塢王牌編劇 那天我和戴夫凱普(Dave Koepp)一起吃中飯。他看上去其實也沒什麼特別之處,穿著香蕉共和國(Banana Republic)的襯衫搭配休閒褲,加上長短恰到好處的棕色頭髮,談到他的兩個小男孩,他就傻笑,描述自己的成就時總是輕描淡寫,這些特色都顯示他來自美國中部。 但是在戴夫的身上,我們可以發現第一印象的確會造成誤導。戴夫是個「二%」的人。

他一直都很喜歡電影,某一天,在重看一次《法櫃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的時候,他突然想到,電影是需要「編劇」的。

「那一幕就是印第安那瓊斯在開羅街上想追回被抓走的女友,突然一個拿著阿拉伯彎刀的壞人跳到他面前,那傢伙不停地向印第安那瓊斯揮舞手中的武器,並且露出變態的笑容,但是印第安那瓊斯手上有鞭子,沒錯,就是那個有名的鞭子,所以大家就開始期待一場『神鞭對決阿拉伯彎刀』的精彩武打場面。但是,瓊斯只是拿起他腰上的手槍,二話不說的把那傢伙給斃了。那真是經典,相信大家都愛死這場戲了。正當所有人都準備好要看一場激烈的搏鬥,瓊斯卻是一槍立刻解決對方。

從這時候開始,戴夫知道他想當編劇。後來他離家就讀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再前往威斯康辛大學戲劇學院(University of Wisconsin Drama Department)繼續深造,最後進入南加大電影學院(UCLA film school)完成學業。他和製作夥伴一起籌了一點錢,寫了他們的第一部腳本《零號公寓》(Apartment Zero),是一個發生在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的故事。雖然這部片的票房並不出色,但是卻引起影評的注意。很快的他的第二個腳本《重感冒》(Bad Influenza),是雅痞恐怖片,就被環球電影公司(Universal Studio)所看上。

環球提出的報酬相當優渥,可以彌補他在上一部片所造成的損失。但是就和所有大片廠對待小編劇的合約一樣,環球電影公司還附上了一些其他的條件:他們希望將這部片改編成黑道喜劇。戴夫說:「這實在是太可笑了。我根本不想寫一齣黑道喜劇。而且是根本沒想過,我發現我對那些較為灰暗的主題根本沒興趣。所以最後我還是拒絕了他們的要求,即使當時我真的需要一筆錢。」

拒絕這樣一家大型製片廠的邀約,對他的事業實在沒有什麼正面的幫助。以他當時的條件來看,也就是製作過一部小電影再加上拒絕過一家大片廠,他的編劇之路可以說是愈形艱困。 但是戴夫並不氣餒,他的下一部作品《捉神弄鬼》(Death Becomes Her),由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和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主演,票房還算不錯。接著的《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就成為影史上的大製作,同時也造成轟動。之後還有艾爾.帕西諾(Al Pacino)主演的《角頭風雲》(Carlito Way),《侏羅紀公園二:失落的世界》,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主演的《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茱蒂.福斯特(Judie Foster)所主演的驚悚片《戰慄空間》(Panic Room),還有二○○二年的《蜘蛛人》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他剛剛完成大導演史蒂芬.史匹伯的最新作品《世界大戰》(War of the Worlds)的腳本。

在好萊塢,沒有人能夠像他一樣的成就。在眾多腳本之中,能被相中的就只有一小部分,被買走的腳本,能拍成電影的也不多。而在拍成電影後,一百部中才有一部能達到五千萬美元的票房佳績。根據這些條件,戴夫的成就實在是非常的不容易,他的十七部作品裡,有六部的票房超過了五千萬美元大關,其中更有四部創造了一億美元的世界票房。

最難能可貴的是,經過了二十年的電影製作生涯,成功地製作許多經典之後,戴夫依然像當年那個初次踏入電影圈的年輕人一樣充滿童心與熱情。從學校接孩子回家之後,他就迫不及待的把自己關進他的辦公室,戴上耳機,把布魯斯.史賓斯汀(Bruce Springsteen)的音樂放出來,然後躲進他自己創造的想像世界。他說:「編寫初稿是我最快樂的時候,沒有任何人可以管我,沒有人會告訴我哪些地方不錯,哪裡需要再改進。沒有人可以打擾我。只有我跟我的角色,一起說著我們的故事。我想像不到比這更開心的事了。」

當然,我沒有把戴夫的大小事都拿出來討論。我沒有提到那些會使他抓狂的人,好比某個自以為是的囉嗦製片,總是在最後一分鐘推翻他們之前所達成的任何共識,或是那些個人的負擔,這才是他生活的全貌。而我對戴夫最印象深刻的,就是他的生活並非完美,但他在生命中有一些不完美的情況下,依然保有不間斷的熱情,強韌的毅力,並且有絕佳的表現。

成功關鍵 了解優勢、拒絕誘惑 從我的調查中發現,那些「二%的人」和其他平凡人的最大差別,其實不是在於他們選擇做什麼,而是他們選擇不做什麼。時間是最沒有彈性的資源,沒有人可以使時間放慢腳步,或是加速前進,不用時也不能加以儲藏,或是花錢買到時間。「二%的人」在分配這樣一種既稀少又缺乏彈性的資源時,是非常果斷的。不論提供的待遇是多麼的有吸引力,只要覺得自己不喜歡,就會立刻抽身。不論是有意無意,他們始終將一件事情放在心裡,而那件事可以幫助我們保持成功。這件事就是:找出你不喜歡的事,並且不再去做。

你的優點,好比喜歡解決問題、直覺、決心、喜歡幫助他人、喜歡分析思考,這是你與生俱來的能力,是無法壓抑的。但其實你的優點不只這樣而已,也包括了在人生路途上所經歷的磨練。當你利用這些優點去克服一路上的種種困難時,你會變得對自己有信心,並且覺得自己已經準備好接受任何挑戰。這些優點使你更堅強,讓優點自然發揮出來。

不過,保持成功之所以如此難以理解,是因為你的優點很少盡情發揮。當你剛開始發揮優點並且小有成就時,某個大人物賞識你,提供更誘人的機會、更高薪的職務、更好的工作環境,但是這些大人物通常對你的優點完全不了解。事實上,有些人可能是真的看到了你的優點,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沒有。所以保持成功的秘訣,就在於知道自己的優勢,並且有自制力拒絕其他誘惑。

在歷練中能增強你能力的,是你的優點,而會削弱能力的,就是你的缺點。當你利用優點去完成某項挑戰時,除了完成的成就感外,你依然感到筋疲力盡、內心空虛,甚至覺得這件事非常無聊。我們必須找出這些缺點,並且將他們從生命中完全除去。從這個角度來看,成功並不是一種累積,而是一種編輯剪裁。重點不在我們做了什麼,而是是否知道什麼不該做,並且真的不去做。

為了讓你了解我的苦口婆心,建議你現在將書本闔起來,用幾分鐘在心裡思考,什麼是你現在最苦惱的事情。不一定是很重要,或是工作上的威脅,只是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所以現在就坐下來,好好思考這件令你煩心的事情,並在腦海裡描繪任何可能的影像。想想這件事,有什麼是你可以掌握的?有什麼是當初應該做而未做的?有什麼遺憾你希望可以重來一次?你是不是犯下一些錯誤?甚至已經變成一種模式了呢?

「找出自己不喜歡的事,並且不再去做」這個建議看似十分膚淺,而且不完整。如何得到該得的?或是承接困難的新職務以增強自己的能力?或是做你喜歡與不喜歡的事情,均衡你的生活?對於現實生活會有什麼困擾呢?不喜歡的事情都不要做,這當然很理想,但是有誰能真正做到呢?每個人都有不喜歡的事情,有些就像每天的工作一樣,讓我們感到無趣且挫折。 這些都是很好的問題。追尋答案的同時,也會再度發現「一件事」的力量。

很明顯地,興趣非常重要,但是並非保持成功的必要條件,也非充分條件。

那純粹是天分嗎?我想不是。

無論是你自己或是新雇用的員工,仔細研究天分,可以發現天分不能保證我們能夠保持成功。天分雖然重要,卻只是邁向成功旅程的一步而已。假使你就是那「二%」的優秀少數,你也可以發現有些人即使他們在工作上發揮他們的天分,仍須加倍努力才能做出一些超乎常人的成就。

但是,我們應該先了解「長保成功」的真正定義。

每個人努力的目標,顯然都依照其對成功的定義而有所不同,這個定義其實包含了許多的可能性,有些人汲汲於名利,有些人追求專業知識,但也有人樂於服務人群。有人把家庭擺第一位,也有人願意為了工作上的成就而放棄和家人相處的機會。不論我們想用什麼樣的標準來評量我們的進展,我們最後的目標必定是長期地產生最大的影響力。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說自己是個成功的人。

不只要天分和熱情 還得要不斷求創新 事實上,我們可以說得更明確。想要長期地產生最大的影響力,我們需要兩樣東西。

首先,必須好好利用你的天分和熱情,培養一個專門的技術與知識,擅長做某件事情。

這個目標不容易達成,如果你擅長某項技術,但有許多人都比你更厲害的話,那也沒什麼稀奇。所以成功不只是了解某個知識或熟悉某項技能而已,必須和其他人比較,並且比其他人更深入、更精進。跟其他人的差異性越小,就離成功越遠。或是用彼得.杜拉克的名言來說明:「當你離開了這個房間,這個房間就少了些特別的東西。」

再者,這個定義要求的不只是把某件事情做好而已,還必須日新又新,不斷提升。你必須不斷要求自己,做出一些改變,否則新產品、新競爭對手、新的生產方法,甚至新的法律,都會讓你的專業能力很快就被時代所拋棄。想想杜拉克的另一句名言:「大變動的時代」,想要在這時代生存,就必須有彈性、有學習意願、創新、有自信、樂觀,並且善於消除壓力,讓你可以走更長更遠的路。

書名:《你必須知道的一件事》
作者:馬克斯巴金漢 (Marcus Buckingham)
譯者:鄒應瑗
出版社:商智文化
出版日期:94. 7. 29

馬克斯巴金漢簡介
經歷:於蓋洛普機構工作17 目前是獨立的顧問、作家與演說家 國務卿領導與管理顧問委員會的成員之一
學歷:劍橋大學社會學與政治學碩士
著作:與他人合著《首先,打破成規》、《發現我的天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在職進修 的頭像
    在職進修

    在職進修達人 - 國際證照、進修讀研、兩岸諮詢

    在職進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