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診斷前,先區分正常、異常精神活動,評為正常心理活動,再“心理健康水準評估的十項指標”,對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進行衡量。

 

評估心理健康十項指標:

 1、心理活動強度
這是指對於突然的、強大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在遭遇精神打擊時,不同的人對於同一類精神刺激,反應各不相同。

 2、心理活動耐受力
長期受慢性的、長期的精神刺激的能力,當作衡量心理健康水準的指標,稱為心理活動的耐受力。

 3、週期規律性
人的心理活動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著自己內在的規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動的效率做指標去探查,這種客觀規律的變化。如果一個體人的心理活動的固有規律,經常處在紊亂狀態,他的心理健康水準就下降了。

 4、意識水準
意識水準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質的好壞為客觀指標。如果一個人不能專注於某種工作,不能專注於思考問題,思想經常偏離正常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現工作上的差錯,我們就要警惕他的心理健康問題了。

 5、暗示性
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圍環境的無關因素引起情緒的波動和思維的動搖,有時表現為意志力薄弱。他們的情緒和思維很容易隨環境變化,給精神活動帶來不太穩定的特點。

 6、康復能力
從創傷刺激中恢復到往常水準的能力,稱為心理康復能力。這種康復水準高的人恢富得較快,而且不留什錦嚴重痕跡,每當再次回憶起這次創傷時,他們表現得較為平靜,原有的情緒色彩也很平淡。

 7、心理自控力
情緒的強度、情感的表達、思維的方向和思維過程都是在人的自覺控制下實現的。所謂不隨意的情緒、情感和思維,只是相對的。當一個人身心十分健康時,他的心理活動會十分自如,情感的表達恰如其分,辭令通暢,儀態大方,不過分拘謹,不過分隨便。我們可以從自我控制能力如何來判斷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水準。

 8、自信心
當一個人面對某種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務時,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是精神健康的一種標準。“
自信心”
實質上是正確自我認知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在生活實踐中逐步提高。

 9、社會交往
人類的精神活動得以產生和維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會交往。社會交往的剝奪,必然導致精神崩潰,出現種種異常心理。因此,一個人能否正常與人交往,也能表示著一個人的心理健康水準。

 10、環境適應能力
在某種意義上說,心理是適應環境的工具,人為了個體保存和種族延續,為了自我發展和完善,就必須適應環境。因為,一個人從生到死,始終不能脫離自己的生存環境。

 

【心理諮詢師專業資訊】交流討論群組,歡迎加入
好友人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兩岸諮詢顧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