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者中心療法對人性的看法

求助者中心心理治療理論對人性的看法是積極樂觀的。該理論把人看做是一個努力尋求健全發展的人。羅傑斯堅持認為人們是值得信賴的,可利用的“能源”是豐富的。並能夠自我理解,自我指導,能夠進行積極的改變,過著有效的豐富的生活(Cain1987b)。其基本觀點是:
 

1.人有自我實現的傾向。

羅傑斯認為,人天生就有一種基本的動機性的驅動力,他稱之為“實現傾向”。這種實現傾向是人類有機體的一個中心能源,它控制著人的生命活動。它不但維持著人的有機體,而且還要不斷地增長與發展。這種實現傾向是一種獨立的、基本的人類動因,它是整個有機體的機能,不是部分有機體的機能。

羅傑斯認為這種實現傾向,不但存在於人身上,而且存在於一切有機體。它是一切有機體的共同屬性,體現了生命的本質。任何生物,只要被賦予了生命,他()就一定會出現強烈生長的趨勢。羅傑斯說:“人類給予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事實,似乎就是其朝著有方向性的那種潛能的方向發展。”(Rogers1977)。人有自我實現傾向,這一點是羅傑斯積極人性觀的理論前提,也是求助者中心療法理論的核心。

柏瑞德利(Broadley1999)闡述了自我實現的趨勢是一個引導人們努力認識、實踐、自治、自我決定、完善的過程。個體有遠離不適當調節並趨向心理健康的內在能力,個體內部的成長力量提供了治癒的內部資源。求助者中心療法反對諮詢師處於權威的地位,讓求助者僅是被動地跟隨諮詢師的指示做。因此諮詢過程中必須把求助者放在根本的地位,因為他們有通過自我意識和自我引導引起態度和行為改變的能力。
 

2.人擁有有機體的評價過程。

有機體的評價過程是羅傑斯理論中的一個獨特的概念。羅傑斯假定有機體自身擁有一種評價經驗的能力,它稱之為“機體智慧”(organismic wisdom)。機體智慧的表現就是“有機體評價過程”(organismic valuing process)。羅傑斯認為,個體在其成長過程中,不斷地與現實發生著互動,個體不斷地對互動中的經驗進行評價,這種評價不依賴於某種外部的標準,也不借助於人們在意識水準上的理性,而是根據自身機體上產生的滿足感來評價,並由此產生對這種經驗及相聯繫的事件的趨近或是回避的態度(R09ers1959)。羅傑斯認為,個體自身的滿足感是與自我實現傾向相一致的。也就是說,有機體的評價標準是自我實現傾向。凡是符合於自我實現傾向的經驗,就被個體所喜歡。所接受,成為個體成長發展的有利因素,而那些與自我實現傾向不一致的經驗,就被個體所回避和拒絕。例如,嬰兒在饑餓時,能夠吸吮到乳汁,他就會獲得一種滿足感的體驗,他會依靠這一經驗來維持有機體並獲得發展。羅傑斯認為,有機體的評價過程不是固定的,不可改變的,它隨著個體當時的需要狀態而不同。例如,當孩子感覺冷時,媽媽給他加一件衣服,他會喜歡,這一經驗具有積極價值;而當他並不感覺冷時,媽媽給他加衣服,就會引起他的不喜歡,就會採取拒絕態度。在有機體的評價過程中,經驗總是被準確地接受,較少被歪曲。有機體的評價過程把個體的經驗與自我實現有機的協調配合,使人不斷邁向自我實現。

有機體評價過程理論,強調人的主觀選擇的能力,這就是求助者中心療法的只有求助者最瞭解他自己,只有他自己才能改變自己的認識前提,也是該療法的理論依據。
 

3.人是可以信任的。

求助者中心的治療理論對人性的看法是積極的、樂觀的,相信每個人都是理性的、能夠自立和自我負責,每個人都有積極的人生趨向,因此人可以不斷地成長與發展,邁向自我實現。人都是有建設性和社會性的,是值得信任的,是可以合作的。人的這些好的特性是與生俱來的,而人的不好的特性,如欺騙、憎恨、殘忍等等,則都是人對其成長的不利環境防禦的結果。人的負面情緒,如憤怒、失望、悲痛、敵視等,是由於人在愛與被愛、安全感、歸屬感等基本需要不能得到滿足,遭受挫折而產生的。人有能力發現自己的心理問題,並尋求改變,以達到並保持心理健康。心理治療只要為求助者提供了足夠的尊重與信任,求助者就會依靠自己的能力發生改變,並不需要諮詢師從其外部進行控制和指導。

 

自我理論

自我理論是一種人格理論,強調自我實現是人格結構中的惟一的動機。自我理論闡述了人格結構、人格的形成和發展,人格異化和心理障礙產生的原因。


1.經驗(experiences)

經驗在羅傑斯的自我理論中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求助者中心療法理論中的經驗這一概念,與諮詢師平時使用的經驗的概念不同。羅傑斯對經驗的概念來源於現象學中的tt現象場”(phenomenol0cal field)。現象場是指人的主觀世界,它不強調外部客觀世界是什麼樣的,而強調一個人的主觀內部世界是如何觀察、如何感受外部世界的。對於同一時刻的外部世界,每個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這就是每個人獨特的現象場。在求助者中心療法理論中,羅傑斯所使用的經驗概念是指,求助者在某一時刻所具有的主觀精神世界。其中既包括有意識的心理內容,也包括那些還沒有意識到的心理內容。經驗包括個體的認知和情感事件,它們能夠被個體知覺到,或者具有被知覺的能力。對於經驗,羅傑斯曾經這樣說過:“包括意識中的全部現象,也包括個體未曾意識到的事件。” (Rogers1959)他用人的饑餓這一經驗做了具體的解釋。比如,在某一時刻,當人感到了饑餓,這是意識到的經驗。但如果在這一時刻,人正沉迷在工作或玩樂當中,人們完全沒有感覺到饑餓,這是還沒有被意識的經驗。在求助者中心療法理論中,經驗被個體體驗、知覺的狀況對一個人自我的形成與發展,對一個人心理適應的情況具有重要的影響。


2.自我概念(selfconcept)

求助者中心療法理論非常重視人的自我概念。但自我概念不同於自我。自我是指求助者真實的本體,自我概念主要是指求助者如何看待自己,是對自己總體的知覺和認識,是自我知覺和自我評價的統一體。自我概念包括對自己身份的界定,對自我能力的認識,對自己的人際關係及自己與環境關係的認識等。在該理論中自我概念並不總是與--A'A.自己的經驗或肌體的真實的自我相一致的。例如,一個身材適中的女孩,她的自我概念認為自己肥胖,強烈要求減肥。一個在眾人面前言語表達非常流暢的大學生,言語表達能力強是她的自我,但她的自我概念卻是個人表達能力很差。自我概念是通過個人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個人與生活中的重要其他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我概念是由大量的自我經驗和體驗堆積而成。人的行為是由他的自我概念決定的。比如,人的自我概念決定了他接受與處理經驗的方式與態度。


3.價值的條件化(conditions of worth)

每個人都存在著兩種價值評價過程。一種是人先天具有的有機體的評價過程,另一種是價值的條件化過程。價值條件化建立在他人評價的基礎上,而非建立在個體自身的有機體盼評價基礎之上。個體在生命早期就存在著對於來自他人的積極評價的需要,即關懷和尊重的需要。當一個人的行為得到別人的好評,被別人讚賞時,這種需要得到滿足,人會感到自尊。然而,在一個人成長的過程中,這種需要的滿足常常取決於別人。比如,父母總是根據孩子的行為是否符合自己的價值標準來決定能否給予孩子關懷和尊重,也就是說父母的這種尊重的積極評價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孩子的行為是否符合自己的價值標準。這就是求助者中心療法理論中所講的價值條件。然而孩子得到的這種有條件的滿足常常與他自身的體驗相矛盾。例如,一個男孩把一個玻璃杯摔在地上.他覺得很好玩,很快樂。但父母卻對他說:“你很壞,你這樣做一點都不可愛。,’這個男孩這時體驗到一種負性的消極的評價,因為他父母不喜歡他這樣做,結果他可能產生歪曲的評價“我覺得這種行為是不讓父母滿意的”。而正確的體驗應該是“在我幹這件事時,我感到高興而我的父母感到不滿”。孩子在以後的行為中,他就把父母對這種行為的不滿作為一種價值條件。為了討得父母的喜歡不再作這樣的事了。久而久之,他就會把父母的價值觀念內化,把這些觀念內化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一旦當孩子把父母的價值觀念當作自己的自我概念時,他的行為不再受肌體評價過程的指導,而是受內化了的別人的價值規範的指導,這個過程就是價值條件化的過程(錢銘怡,l994)。這一過程並不能真實地反映個體的現實傾向,當他採用這一過程反映現實時,就會產生錯誤的知覺。當對某一行為自己感到滿意,而別人沒有感到滿意,或別人感到滿意而自己沒有感到滿意時,就會出現一種困境,自我概念和經驗之間就會出現不一致,不協調。

 

心理失調的實質及治療

1.心理失調的實質。

自我概念是求助者中心療法理論瞭解心理失調的關鍵。自我概念與經驗之間的不協調是心理失調產生的原因。個體的經驗與自我觀念之間存在著三種情況:一種是符合個體的需要,被個體直接體驗、知覺到,被納入到自我概念之中;另一種是由於經驗和自我感覺不一致而被忽略;第三種是經驗和體驗被歪曲或被否認,用以解決自我概念和體驗的矛盾。

適應程度低的個體,他的自我概念是建立在價值的條件化作用的基礎之上的。當符合別人價值標準的經驗不符合自己的願望時,個體為了保持自我對環境的適應,可能為了符合別人的期望而否認和改變自己的價值,但這種改變並不符合自己的願望。這樣做的後果是個體會把其他重要人物或團體宣導的角色當成自己的角色,而失去了對自己個人的認同。通過否認自己的經驗以達到被別人肯定和接受,實際是在欺騙自己,壓抑了自己的真實感受。一旦自我概念不是由個人有機體的評價過程來定義,而是通過價值的條件化內化了別人的價值,把別人的價值當作是自己的價值,但實際上又不是自己的真實價值時,自我概念和經驗之間就發生了不和諧。

例如,一個學生受到了老師的貶低,他內心很憤怒,他真實的想法是十分恨這位老師,但他從小接受的別人的價值標準是“對老師應當尊重,恨老師是不對的”。那麼他有可能會扭曲自己的感受,把它改造成能被別人接受的想法。比如他可能這樣想:老師貶低我是“恨鐵不成鋼”,是為我好。這樣他可能會獲得別人對自己的關注,但卻壓抑了自我的真實感受。當一個人的自我概念與經驗相衝突時,自我內部就發生了分裂,這個人就會感到緊張,不舒適。為了阻止這些使自己感到威脅的經驗形成意識,他就要建立防禦機制,來維持自身造成的假像。這時人就越來越不能與環境適應,並出現煩惱、焦慮和各種異常行為。


2.心理治療的實質。

求助者中心療法的實質是重建個體在自我概念與經驗之間的和諧,或者是說達到個體人格的重建。

羅傑斯認為,每個人都存在自我實現的傾向,都有一種積極成長的取向。許多心理失常的產生,都是因為環境出了問題,使個人自我實現受阻,個人成長出現了障礙。在影響自我實現的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人際關係。個人成長中的重要其他人或社會規範,通過價值的條件化,形成了與自己原來真實經驗不一致的自我概念,並由此衍生出一套符合別人的需要,適應環境的一套生活方式、思想、行動和體驗的方式,使這個人生活得越來越不像他自己,仿佛是戴著面具生活一樣。

求助者中心療法就是要幫助人們去掉價值的條件化作用,充分利用有機體的評價過程,使人能夠接近他原來的真實經驗和體驗,不再信任別人的評價,而更多信任自己。這樣,人就可以活得真實,達到自我概念與經驗的和諧,人就會從面具背後走出來,成為他自己。正像羅傑斯在《成為一個人是什麼意思》一文中所說的,“他……變得越來越是他真正的自己。他開始拋棄那些用來應付生活的虛假的偽裝、面具或角色。他力圖想發現某種更本質、更接近於它真實的東西”。當一個人一旦達到了自我的和諧,他就會對任何經驗都比較開放,不再歪曲和否認自己的某些經驗;他的自我經驗變得能與經驗相協調,不再相衝突;他變得更信任自己的有機體的評價過程,而不是信任價值的條件化評價;他願意使自己成為一個變化的過程,使生命邁向成長,邁向自我實現。(Rogers1961)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在職進修 的頭像
    在職進修

    在職進修達人 - 國際證照、進修讀研、兩岸諮詢

    在職進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