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方案(全文)
發佈時間:2016年09月08日 文章來源:平潭網
為更好的推進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發展,發揮好閩台合作和對外開放的視窗作用,建設兩岸共同家園,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平潭國際旅遊島,制定本方案。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為貫徹落實《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和《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要求,更好的推進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發展,發揮好閩台合作和對外開放的視窗作用,建設兩岸共同家園,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平潭國際旅遊島,制定本方案。
一、發展基礎
平潭國際旅遊島範圍為平潭綜合實驗區全域,包括海壇島及附屬島嶼、海域,陸域面積 392.92 平方公里,海域面積 6064 平方公里。2015 年戶籍人口 40 萬人,地區生產總值 191 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728 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12648 元,實現旅遊總收入 6.55 億元,接待國內外遊客人數超過 230 萬人次。
(一)區位優勢明顯。
平潭國際旅遊島位於臺灣海峽中北部,距臺灣新竹僅 68 海裡,是祖國大陸距臺灣本島最近的地區,是兩岸交流合作的重要前沿平臺,能夠發揮溝通兩岸的重要橋樑和紐帶作用,具有對台交流合作的獨特優勢。
(二)資源稟賦較好。
平潭自然文化資源獨具特色,建設國際旅遊島具備一定基礎。擁有良好的港灣和優越的岸線,優質沙灘長達 70 公里,海蝕地貌景觀遍及全區。島嶼 126 個,無居民海島較多,海域、海島資源豐富。擁有海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平潭海島國家森林公園等,島上原有文化、特殊建築、歷史街區等人文資源吸引力強。
(三)政策條件優越。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平潭開放開發,賦予了一系列優惠政策。2011 年 11 月,國務院批復《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明確將旅遊業作為四大主導產業之一。2015 年 4 月,國務院印發的 《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平潭“重點建設兩岸共同家園和國際旅遊島”。國家在支持福建省進一步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中也就支持平潭發展提出了專門的政策措施。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關於建設平潭國際旅遊島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進一步突出特色、發揮優勢,積極探索海島旅遊開發新模式,構建以旅遊業為支柱的特色產業體系,促進兩岸經濟文化社會深度融合,形成兩岸合作新局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構建對外開放新體制,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新格局,努力把平潭建設成為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獨具特色和兩岸同胞嚮往的國際旅遊島。
(二)發展定位。
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建立各級部門齊抓共管、全體居民共同參與、各類要素全面利用的發展模式。按照居民與遊客共用和全過程、全時空、全方位旅遊的理念,打破封閉式景點景區建設和經營模式,加快構建獨具特色的旅遊產品體系。推行國際通行的旅遊服務標準,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全面提升旅遊管理和服務水準,建設國際知名的旅遊休閒度假海島。
海島生態旅遊示範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低碳環保,注重保留海島田園風光和山水原生態,保護好傳統鄉村、特殊建築和歷史街區,傳承好民俗文化、歷史文化和海洋文化,構建一流的人居環境,打造一流的生態旅遊示範區,建設在全國有示範引領作用的國際旅遊島。
兩岸同胞共同家園。突出對台前沿區位優勢,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促進兩岸人員往來便利化,積極探索更加開放、互利共贏的合作方式,實行更加靈活、包容的對台政策。深入開展兩岸經濟、文化、社會、旅遊等各領域交流合作, 促進兩岸經濟全面對接、文化深度交流、社會融合發展。創新社會管理,提升城市服務,打造宜居生活環境。
對外開放重要視窗。立足兩岸,服務全國,面向世界,推進平潭建設福建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實施平潭旅遊國際化戰略,充分發揮旅遊在傳播文明、交流文化、增進友誼方面的橋樑作用。深入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不斷提升開放型經濟競爭力。
(三)建設目標。
到 2020 年,國際旅遊島建設全面推進,獨具特色的旅遊產品體系基本形成。旅遊管理、服務和行銷的市場化、國際化水準顯著提升,旅遊產業競爭力和國際知名度明顯提高。兩岸往來便捷的綜合交通體系趨於完善,對台交流合作前沿平臺功能進一步凸顯。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旅遊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 9%左右,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提高 5 個百分點。
到 2025 年,國際旅遊島基本建成,成為兩岸同胞嚮往的幸福家園和國際知名的海島休閒度假旅遊勝地。旅遊經營管理和服務水準與國際通行標準全面接軌,“一帶一路”戰略支點作用更加突出,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顯著提高,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旅遊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 14%左右,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再提高5 個百分點。
(四)建設原則。
堅持改革創新。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立足國際視野,堅持全域旅遊發展理念,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整合旅遊資源,壯大市場主體,實現內涵發展,探索旅遊業發展帶動城鄉一體化的海島旅遊開發新模式。
堅持綠色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注重低碳環保和資源、能源集約利用,形成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的產業結構、發展方式和消費模式。加強土地資源、水資源和岸線海域及海島資源保護,強化海島生態修復,實現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堅持擴大開放。積極推進兩岸合作和國際交流,提高全方位開放程度,進一步提升平潭國際旅遊島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吸引更多的合作主體,開拓更廣的合作管道,積極引進境內外資金和先進技術、管理經驗、智力資源,努力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堅持以人為本。把旅遊消費者需求作為國際旅遊島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營造健康、安全、優質的旅遊環境。充分發揮旅遊促增長、調結構、擴就業、惠民生的積極作用,使全體居民分享建設發展成果。
三、總體佈局
按照多規合一的原則,統籌考慮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規劃、綜合交通規劃等,結合全島旅遊資源分佈、旅遊產品組織和服務要素聚集等因素,加快構建“一廊兩環五區”的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格局。
(一)“一廊”。即海峽旅遊廊道。發揮平潭連接兩岸重要橋樑和紐帶作用,完善旅遊便利化政策,將平潭至臺灣打造成為遊客往來兩岸的重要走廊和通道。
(二)“兩環”。即陸上旅遊環、海上旅遊環。兩環實現便捷換乘、一體服務,形成海陸旅遊聯動的格局。
——陸上旅遊環。依託環島交通路網,串聯“山、海、湖、城”,形成陸上旅遊環。
——海上旅遊環。以周邊海域和離島開發為載體,通過郵輪、遊船、遊艇等開闢環島近海觀光休閒航線,形成海上旅遊環。
(三)“五區”。結合平潭國際旅遊島的各類旅遊資源和相關產業要素分佈,從空間佈局、產業關聯、規模效應等方面統籌考慮,著力建設五大核心區。
——壇南灣濱海度假區:沿壇西大道—金井灣大道—萬寶路以東和以南區域(含澳前區域)。依託濱海沙灘、海蝕地貌等特色資源,打造國際知名的濱海度假勝地,重點發展高端度假、康體養生、海上運動和文化演藝等休閒度假旅遊。
——海壇灣濱海旅遊區:沿福平大道—環島路—翠園路—龍鳳路—環島路以東及海壇灣海域。加快景觀品質提升,加強景城互動、景城融合,大力發展夜間休閒業態,打造城市會客廳和濱海休閒遊樂中心。
——壇北文化體驗區:沿長福路和君山路連接線—長福路—壇東大道—蘇平路—環島路以北以西區域,含大練島、小練島、嶼頭島等附屬島嶼及海域。結合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建設,拓展提升石牌洋景區,加強“碗礁一號”、殼丘頭等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開發海上絲綢之路主題產品,培育發展文化體驗休閒旅遊。
——壇東民俗旅遊區:沿福平大道—壇東大道—長福路—長福路和君山路連接線以北、以東區域及其海域。注重保護和利用傳統石頭厝村落,發展鄉村旅遊、精品民宿和特色餐飲,打造海峽最美原生態小鎮,有序建設郵輪港和遊艇基地,拓展郵輪遊艇旅遊。
——離島生態休閒區:南海鄉的草嶼島、塘嶼島和東甲島等附屬島嶼及海域。優化提升東甲島等島嶼,重點發展海島度假、海上運動、休閒漁業等深度體驗旅遊,嚴格控制開發強度,堅持原生態、高品質、低容量、慢節奏模式,與主島實現差異化聯動發展。
四、重點任務
(一)建設宜居宜遊生態島。
1.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科學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加快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和生態保護紅線制度。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實行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推進實施三十六腳湖、南寨山、君山、東海仙境等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的生態修復工程。實施沿海防護林體系、水源涵養林體系、自然岸線資源保護工程、藍色海灣整治工程、海島生態環境保護工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城市生態景觀工程。加強區內生態屏障建設,實施城市綠地、水體保護專項規劃,加強城市公園、綠化帶、片林、草坪的建設與保護。建立海洋環境即時線上監控系統,加大海洋生態環境監測力度,強化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工程,推進港口工業岸線、城市生活岸線、旅遊休閒岸線污染治理。加強岸線整治與修復,實施流水大富灣岸線整治與修復工程,加強流水半島北部等四大風口防風固沙基幹林帶建設。嚴格保護自然生態岸線,嚴禁亂挖濫填、剝離及覆蓋表土,防止水土流失、污染環境。實行最嚴格的林地濕地保護制度,禁止在重要的鳥類棲息地和鳥類取食地開發建設。
2.實施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加強水生態保護與修復,完善水量、水質、水生態環境綜合監測系統。分期實施三十六腳湖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居民的搬遷工程及水源地周邊環境整治和截汙排汙治理。加快推進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清理三橋水庫一級、二級保護區內違章建築,至 2020 年實現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成率 100%。選擇適宜位址,完成海水淡化等備用水源或應急水源建設。全面開展東溪、西溪等地表溪流水環境污染整治工作,改善地表水環境品質。加快實施第二批畜禽養殖關閉拆除工程。推進村鎮和農村生活汙水處理,建設美麗鄉村。探索推行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促進減排保護環境。
3.注重大氣環境保護治理。積極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計畫,逐步提高城市清潔能源使用比重。控制工業污染源,嚴格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准入,強化對船舶、食品等工業企業廢氣污染防治。加強移動源污染治理,加速黃標車和老舊車輛淘汰,擴大非“綠標車”限行區域,加強車輛環保檢測和路面管控力度。全面開展無組織面源污染治理,強化對施工和運輸揚塵污染監管執法力度,開展餐飲油煙污染、露天垃圾焚燒等群眾重點關切問題的綜合整治。2020 年實現環境空氣品質一級的天數達 85%以上,空氣品質二級以上天數(2012 年標準)達 100%,綜合指標排名位於福建省前列。
4.強化宜居環境建設。突出開放、生態、智慧特色,加快建設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實現全島“設施景觀化、建築遺產化、全域景區化”。促進現代城市建設與古村古鎮原貌相融合,嚴格控制建築風格、全島天際線和空間形象,在空間佈局、文化載體、標誌性建築等方面充分展示海島城市的獨特風貌。統籌規劃休閒街區,豐富竹嶼、嵐城和潭城的旅遊住宿、餐飲、購物和休閒娛樂業態,建設城市綠道、慢行系統、城市公園、社區公園,推進幸福洋、平洋和中原現代產業園區與旅遊的融合互動,全面拓展城市旅遊休閒空間。積極探索既與現行體制協調、聯動,又能適應國際旅遊島定位的社區管理和公共服務模式。
(二)培育特色旅遊產品體系。
1.大力發展海洋旅遊。依託壇南灣、海壇灣、東庠島,大力發展濱海休閒、海上運動、海釣、潛水等旅遊項目,打造一批濱海休閒度假精品。積極發展郵輪遊艇旅遊, 推動金井郵輪碼頭、竹嶼遊艇碼頭等建設,開發串聯陸上、離島景點的海上旅遊線路,形成一批海上休閒旅遊精品。依託海島生態修復館等科技場館,積極開展以海島科技為主題的博覽與宣傳教育,打造系列海洋科技旅遊精品。有序開發大嵩島、東甲島、薑山島等無居民海島旅遊,開展無居民海島整島規劃、整島出讓、整島開發的海島旅遊綜合開發試點,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旅遊海島。
2.積極發展文體旅遊。深入挖掘海上絲綢之路、南島語族、傳統石厝等地域特色濃厚的文化資源,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建設殼丘頭文化考古遺址公園、南島語族村、民俗文化村、水下文化博物館、特色影視文化基地,打造系列文化旅遊精品。推出“平潭藍”主題文化演藝產品,舉辦豐富多樣的海島文化旅遊節慶活動,促進文化旅遊產業深度融合。建設壘球、棒球、網球、風箏、帆板等競技運動國家訓練基地,辦好國際風箏衝浪賽、國際自行車賽、兩岸馬拉松賽等重大體育賽事。規劃建設一批大型旅遊綜合體、體育生態公園及運動休閒基地,規範發展主題公園。
3.加快發展購物旅遊。擴大旅遊購物消費。研究適當增加平潭對台小額商品交易市場經營商品品種,促進建設兩岸共同家園。引進國際一流採購商、物流商、營運商降低商品成本,發展大型購物商場、商貿購物中心、特色商業街區、電子商務旅遊購物城和國際品牌折扣店等業態。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開發富有平潭特色的創意旅遊商品。
4.著力發展鄉村旅遊。實施鄉村旅遊提升工程,積極打造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打造流水、敖東等一批獨具特色的旅遊風情小鎮。促進生態農業、漁家體驗產品開發,大力發展花卉旅遊。積極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引導鄉村旅遊創意產品設計,培育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建成國彩、北港等一批全國鄉村旅遊模範村。保護傳統村落和古村古鎮,借鑒臺灣民宿開發經驗,打造一批獨具特色的精品古厝民宿,建設一批特色景觀旅遊名鎮(村)、鄉村民俗文化體驗中心。
(三)完善旅遊基礎設施體系。
1.加快旅遊交通建設。加快建設福州至平潭鐵路、福州長樂至平潭高速公路,適時研究連陸第三、第四通道。推進平潭機場前期工作,開展平潭至臺灣跨海鐵路通道項目研究。加快平潭港區深水泊位和航道、錨地建設,完善集疏運體系,增強澳前碼頭集散功能,將平潭至臺灣海上客貨滾裝航線培育成為兩岸往來的快捷主通道,研究開通平潭至港澳海上運輸航線。加快綜合客運交通樞紐建設,依託客運樞紐和道路客運站點,高標準建設佈局合理、功能完善的遊客集散中心。健全島內交通網絡,完善環島公路等主幹路網、步行道、自行車道、無障礙通道,適時規劃建設島上軌道交通,開通環島觀光巴士,加快離島輪渡客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機場、車站、碼頭到主要景區的無縫對接。
2.提升旅遊公共服務水準。在車站、碼頭等交通樞紐和重點景區、鄉村旅遊點設置旅遊諮詢中心,推進旅遊諮詢優質服務。創新提升旅遊景區,完善壇南灣、石牌洋、仙人井、南寨山、將軍山、海壇天神等重點景區的遊客服務中心、生態停車場、游步道、購物場所、旅遊餐館等服務設施。加快建設自駕車、房車營地和露營地等設施。
3.加快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著力保障能源供應,加快實施配電設施規劃建設,全面推進島內電網提升改造,適度開發建設海上風電場,開展分散式燃氣冷熱電三聯供示範專案建設,推動海洋可再生能源應用示範,發展綜合智慧能源,推進西氣東輸三線平潭支線建設,研究推動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專案落地,加快推進全島燃氣管網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設施建設;著力破解水資源瓶頸制約,加快推進平潭及閩江口水資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推進自來水廠二期工程建設,加大老舊供水管網改造力度,完善島內蓄水和雨水收集系統,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加快建設海綿城市,積極開展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工程建設。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支援高標準建設平潭防洪防潮工程。加快建設智慧城市,支援高標準建設資訊通訊網路基礎設施,全面提升平潭資訊化發展水準。
(四)促進旅遊相關產業發展。
1.發展高端服務業。加快平潭會展中心等大型會展設施建設,積極承辦各類會議展覽,創新舉辦國際海島旅遊大會、海峽兩岸旅遊合作論壇,打造國際知名會展品牌。積極引進國際知名酒店品牌,提升酒店業整體服務水準。大力發展保稅產業、電商產業、航運物流產業等。積極拓展國際中轉和物流業務,加快建設對台郵件處理中心、海運快件中心,打造兩岸物流中轉基地。加快建設平潭海峽兩岸電子商務經濟合作實驗區,開展跨境電子商務業務。建設兩岸文化產業園,打造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合作基地,對接臺灣文化創意產業,充分利用兩岸文化優勢資源,推動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延長文化創意產業鏈,提升文化產品附加值。
2.培育互聯網產業。開展以旅遊需求為導向的線上旅遊創業創新,2020 年前培育若干互聯網創客示範項目,建成一批互聯網創客基地。創新發展線上旅遊購物和餐飲服務平臺,規範發展線上旅遊汽車租賃等新業態。積極發展旅遊及關聯產業電子商務平臺,利用互聯網開展旅遊行銷資訊發佈、旅遊產品線上預定和交易支付。加快旅遊資訊化建設,搭建綜合性旅遊服務平臺,力爭到 2020 年實現免費無線網路、智慧導遊等功能全島覆蓋。
3.創新金融產業。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前提下,按照有利於提升服務實體經濟效率的標準,創新支援旅遊消費、發展旅遊產業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推動符合條件的臺灣地區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在平潭設立經營機構或參股平潭金融企業。在兩岸服務貿易相關政策框架下,研究探索允許符合條件的台資金融機構按照大陸有關規定在自貿試驗區內設立合資證券公司、合資基金管理公司。支持符合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民營銀行,在符合法規規定的前提下,支持籌建兩岸合資的商業銀行。支持境內外投資機構在平潭設立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在符合國家規定、明確監管責任的前提下,吸引各類規範運作的交易場所和另類資產管理機構落戶發展。支援平潭推進非銀行支付機構跨境電子商務外匯支付試點,促進跨境貿易、投資結算便利化,進一步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
(五)構建旅遊開放合作平臺。
1.深化兩岸互動合作。推進大陸遊客在平潭辦理赴台遊證件便利化,鼓勵遊客通過平潭口岸赴台旅遊。深化與臺灣在教育、文化、衛生、科技、體育、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智慧財產權等領域的全方位合作,積極舉辦適應兩岸青年特點的交流活動,共同舉辦沙雕節、美食節、海峽帆船(板)賽等旅遊節慶和體育競賽活動,支持平潭舉辦涉台會議和兩岸各類會議,打造兩岸高端對話平臺。率先開放旅遊和教育文化、運動娛樂、建築規劃、金融保險、醫療養生等相關產業投資經營和執業就業准入。支持與臺灣自由貿易港區之間先行開展兩岸區域合作試點,推進兩岸海關和檢驗檢疫實現“監管互認、執法互助、資訊互換”,加快實現“一張證書、兩岸互認”。探索進一步優化從臺灣進口部分保健食品、化妝品、醫療器械、中藥材的審評審批程式。
2.打造臺胞第二生活圈。完善與臺灣人員往來的便捷通道,適時增加對台海上直航航線航班,便利臺灣機動車進出平潭。建設與臺灣生產生活高度銜接的產業投資園區和臺胞社區,探索借鑒臺灣的社會管理經驗進行自主管理的模式,完善醫療、社會保障、教育等相關制度,滿足臺灣同胞在平潭就業、就學和生活需求。支援臺灣居民開辦企業,鼓勵研究設立臺灣青年企事業扶持基金,加快建設臺灣創業園、兩岸青年創業谷等創業平臺,積極吸引臺灣中小企業到平潭投資合作和臺灣青年到平潭實習就業創業發展。允許在平潭設立台資獨資醫院和合資醫療機構,設立合夥制形式的律師、建築師、會計師、稅務師事務所。
3.拓展對外旅遊合作。依託“海上絲綢之路”文化、茶文化、媽祖文化、南島語族文化、華僑文化等,重點推進與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旅遊城市、港口城市的交流合作。在旅遊行銷、品牌宣傳、港口對接、郵輪旅遊、金融服務、文化教育交流等領域建立更加密切穩定的合作關係,在海關、檢驗檢疫、海事、認證認可、標準計量、市場監管等方面開展合作試點,實現互聯互通、共同發展。支持平潭在投資貿易和人員往來方面先行探索實施更加自由便利的措施。
(六)優化旅遊發展整體環境。
1.塑造優秀旅遊形象。以“清新福建·平潭藍”品牌為總攬,延伸拓展城市、文化、產品和服務等品牌,塑造獨具特色、具有國際化水準的旅遊休閒度假海島形象,使之成為“美麗中國”形象的重要載體。加強“平潭藍”品牌管理和研發,提升專業化水準,全方位加大傳播推廣,採取邊建設、邊塑造、邊行銷的方式,不斷提升平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2.健全公共服務系統。拓展教育服務功能,加強與臺灣地區開展教育交流與合作,建設旅遊、科普、科研為一體的海洋研究和青少年教育基地。健全文化服務網路,加快構建主客共用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突出地域和人文特色的圖書館、博物館、影劇院、展覽館等文化設施。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加強旅遊與中醫藥資源有效結合,支持並推動醫保異地就醫結算工作,加快推進各省(區、市)與平潭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加強海洋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完善海洋災害風險防控體系。
3.加強市場綜合治理。加快建立權責明確、執法有力、行為規範、保障有效的旅遊市場綜合監管機制,實現旅遊案件聯合查辦、旅遊投訴統一受理,統籌旅遊市場秩序整治工作。進一步落實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制度,營造誠信經營、公平競爭、文明有序的旅遊環境。研究制定平潭國際旅遊島旅遊服務規範和旅遊市場綜合監管責任清單,通過多種方式向社會公開相關部門職能、法律依據、實施主體、執法許可權、監督方式等事項,加強部門溝通協調,提升綜合監管效率和治理效果。綜合運用行政處罰、信用懲戒等措施,加大對違法失信行為的懲處力度,引導相關市場主體自覺守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加強對方案實施的協調和指導,進一步細化相關政策措施並推動貫徹實施,在規劃編制、項目安排、政策實施、體制創新等方面給予積極指導和支援,協調解決國際旅遊島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國家發展改革委要按照支持福建省進一步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發揮現有協調機制作用,加強綜合協調、督促檢查。會同福建省人民政府定期組織開展實施情況評估。在方案實施過程中,要加強與相關規劃的銜接,注意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重大問題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福建省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按照本方案明確的發展定位和重點任務,抓緊推進方案實施。要結合《海壇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做好本方案與相關規劃的銜接,涉及海壇風景名勝區範圍的,應當符合總體規劃要求。
(二)加大政策支持。
建設平潭國際旅遊島,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結合新形勢、新要求,創新完善支持政策體系。
1.財稅政策。中央財政加大轉移支付補助力度,平潭綜合實驗區中央財力補助政策到期後,結合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和福建省實際,中央財政統籌研究安排階段性財力補助支援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根據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方案的總體佈局和要求,研究在《平潭綜合實驗區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中增列有關旅遊產業。研究在平潭設立口岸進境免稅店的可行性。支援平潭對台小額商品交易市場在維持現有六大類商品範圍內,適當增加部分商品。支援在平潭試辦國際通行的體育娛樂項目。
2.投融資政策。加大對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投資支持,在基礎設施、生態建設、環境保護和社會事業等方面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資金時,賦予西部大開發政策。相關專項建設基金要加大對平潭重大專案的支援。鼓勵福建省設立平潭旅遊產業發展促進基金,加強對平潭旅遊企業和重大專案的融資支援和服務。支持企業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在平潭投資、建設、運營旅遊項目,引導社會資本廣泛參與旅遊相關產業投資。
3.開放政策。在平潭實行更加開放、便利的出入境管理政策,在平潭口岸實行外國人口岸簽證政策,臨時來平潭的福建省外大陸居民可在平潭辦理赴臺灣本島團隊旅遊出入境證件。在保障國家開放政策安全的前提下,落實好平潭“一線放寬、二線管住、人貨分離、分類管理”的分線管理原則,除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禁止進境的貨物不得從“一線”進入平潭外,進出口貿易價格、主體等一般不受限制;在平潭“一線”,除特殊商品外一般不實施檢驗。在條件成熟時授予平潭口岸進境種苗、水果、食用水生動物等指定口岸資質。開放平潭海域和低空空域,為各類境外船舶在平潭停靠作業、發展低空飛行旅遊提供便利。
4.金融政策。支援依託海峽股權交易中心,研究在平潭探索建設專業服務中小台資企業的區域性股權市場。在全口徑外債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允許平潭法人金融機構和企業從境外借入本外幣資金,所籌資金按相關規定使用,企業借入的外幣資金可結匯使用。支援符合條件的平潭法人金融機構和企業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和外幣債券。支持平潭在投資便利化方面先行先試,允許個人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允許境外機構境內外匯帳戶(人民幣 NRA 帳戶)辦理定期存款業務;允許臺灣居民經營主體持臺灣居民往來大陸通行證在銀行開立外匯結算帳戶、憑運輸單證或代理進出口合同等材料便捷辦理貿易項下收結匯和購付匯。允許平潭各金融機構試點人民幣與新臺幣直接清算。允許平潭符合條件的中資銀行開辦對台離岸業務,允許直接投資項下外匯登記下放區內銀行辦理,允許臺灣地區銀行向福建自貿試驗區平潭片區內企業或專案發放跨境人民幣貸款,允許平潭企業與臺灣地區企業在企業集團內部試點開展人民幣借貸業務。支持開展合格境外投資者(QFLP)政策試點。
5.土地海域政策。堅持節約集約用地,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海洋功能區劃和海壇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科學安排旅遊用地用海的規模和佈局,在用地、用海等方面對旅遊設施項目予以支持。對近海旅遊娛樂、浴場等親水空間予以優先保障。
(三)強化人才保障。
健全人才引進和培養政策,在旅遊、航運、物流、貿易、金融等領域,積極引進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善於開拓創新的領軍人才和高端經營管理人才,吸引培養一批專業技術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積極創造條件,在平潭研究設立重點培養旅遊類應用人才的本科院校,為國際旅遊島建設提供人才支撐。大力發展旅遊職業教育,著力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全面提高旅遊及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和服務水準。完善人才服務體系,健全人才服務機構,營造更加開放、有利於人才發展的社會環境、工作環境、生活環境和制度環境,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土。
加快推進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是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舉措,對於促進兩岸融合和對外開放,更好地推進共同家園和國家對外開放視窗建設,對於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打造新興產業區和宜居生活區,具有重要意義。各有關方面要統一思想,密切合作,勇於創新,扎實工作,共同推進平潭國際旅遊島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網址:http://www.ptnet.cn/news/2016-09/08/t118085.html
相關資訊:
留言列表